雖已退伍多年,鐘兵卻在工作中一直發揚軍人的作風,不怕苦、不怕累、不怕臟,遇到生產難題總是沖到最前面,干著最累的活,在急難任務施工中,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“勝仗”。
1994年7月,22歲的鐘兵從部隊退伍后,分配至冬瓜山銅礦成為一名井下支柱工。工作中,鐘兵時時處處發揚一名軍人的優良作風,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。2005年,鐘兵服從工作安排,成為一名井下充填工。面對井下充填環境復雜多變、采場管線縱橫交錯、圍巖滲漏治理頻繁等難題,鐘兵積極搞好交叉作業安全工作,主動加強班組之間的相互溝通,詳細了解周邊區域的作業情況,做到對當班安全工作了然于胸,第一時間排除各類隱患故障。
在實際工作中,他始終堅定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信念。針對班組管理方面,根據每位組員崗位技能與安全素養,將員工合理安排在切合實際的充填崗位上,以便在工作中讓他們更好發揮個人的最大優勢。采場實施充填過程中,為了掌握充填擋墻及管道可能發生的磨損、抖動、裂隙等安全隱患故障,鐘兵奔波在各個充填巡查線路上,無論中班或是夜班,他都親自駕駛車輛循環往復地行駛在蜿蜒綿長的充填巡查巷中。每到一個充填中段,他不僅親力親為筑壘充填壩、安裝排水管、封堵滲漏點,還不厭其煩地告訴現場組員說:“充填巡查要做到勤跑、勤看、勤問、勤想,不能只偏于一面地盯著一個地方不放,要有大空間觀念,要上下中段相互聯系起來加以分析和防范!辈⑶壹毿牡叵蚬び褌魇谧约褐卫沓涮顗w滲漏經驗,以及管道薄弱環節的巡護方法,同時也細心聽取大家對安全生產的合理建議,共同搞好各項安全生產工作。
井下62-10號采場是礦部列為勞賽的重點充填采場,其充填體上升到負875米中段時,與相鄰的一處采場產生導通現象,由于出礦巷裂隙破碎比較嚴重,如不及時處理,極有可能帶來充填滲漏的隱患故障。鐘兵心里清楚這是備受關注的勞賽重點采場,不僅充填進度不能耽擱,更不能出現任何的跑冒滴漏影響,否則將被取消勞賽資格。為了不影響下一班次生產,他立即對現場進行分析研判,迅速采取少量多次充填節奏,當裂隙滲漏稍有穩定時,又忙不迭地架梯子堵漏圍巖上方細小裂隙。堵漏過程中,流淌的泥水順著鐘兵臉頰直往衣服里流下來,不一會兒就全身濕透,但他并未退縮,硬是用紗布和“堵漏王”將裂隙堵住。
工作二十九年來,一直在井下一線工作的鐘兵多次獲得礦“十佳青年”“百優職工”“優秀共產黨員”等榮譽稱號。沒有豪情壯語的輔墊,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,鐘兵有的只是埋頭苦干的作風,追求上進的熱情。他用自己樸實無華、樂于奉獻的精神展示了一個退伍兵的風采。
(汪為琳)
?
? |